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荣耀 > 正文 正文

师德荣耀

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记动力与能源学院名师廖明夫教授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04-18点击: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廖明夫,男,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动机转子动力学设计、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动力学设计、现场动平衡、载荷控制与减振等。现任中德风能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基础研究专业组专家,担任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建设专家咨询组专家,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1项欧洲发明专利、18项国内发明专利;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3部,包括《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学》、《风力机设计理论与结构动力学》以及《风力发电技术》;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正文

科研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印象中的廖明夫老师是一个儒雅的学者,身为学术大牛,却总保持一颗对科研的赤子之心,凭借着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情,廖明夫老师始终保持着高度兴奋状态,躬身钻研学术难题。他每天朝沐晨露,戴月而归,吃饭时、散步时都在思考问题,在生活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保持着旺盛的研学欲望。

   廖明夫老师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仅注重理论基础,更是以大量实验作为支撑,而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每一个棘手的问题,廖明夫老师不急不躁,他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要怕,积极应对想办法。实践出真知,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学习及时解决,这就是进步。

   在一次试验中,课题组的实验遇到瓶颈,总是达不到试验要求。廖明夫老师了解情况之后,绕着试验器转了一圈,把一根简简单单的筷子用502胶粘了上去。就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筷子神奇的使得试验顺利完成。令课题组的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惊,原来科研不只是要专,要在专业上下苦功夫,还得巧,会用一些灵活的办法,不能死板。像这样小办法解决大问题的事例还有很多。但是没有行业内几十年的扎实基础,怎么能返璞归真的解决大问题呢?

      科研,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廖明夫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学生们永远的标杆。

   廖明夫老师在转子动力学领域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解析解的推导。任西北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所长期间,带领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发动机转子动力学和振动控制实验室”和“发动机振动与故障诊断实验室”,针对发动机整机振动、转子动力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建立了转子动力学进动分析理论;提出了基于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转子振动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单齿分析、时延相关解调和几何特征参数法的滚动轴承和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平面、多转速和向前、向后正交的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先进的基于进动分析理论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发动机转子“可容模态”新概念和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舰船及民用设备方面获得广泛应用,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

廖明夫老师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回忆起了一件小事,他曾经和廖明夫老师一起出差去国内某研究所,在项目探讨的过程中,为廖明夫老师取材料出去了一趟,在走廊里,听到一个工作人员问旁边的同事:“廖明夫老师是不是来了?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我们这里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迫切地需要他的帮助支持。”那一刻,这件小事令他更加相信扎实工作的力量,相信口口相传德望的力量,相信只有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为祖国的复兴添砖加瓦,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廖明夫老师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用不骄不躁勇于担当的事业德望,展现出了一颗飞天巡洋的动力心!

国际合作篇:良才遇其时,风云际遇

   1985年起,西北工业大学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合作,开始培养风电人才,旨在通过人才培养启推中国风电的发展。1988年,Gasch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被聘为顾问教授。为培养年轻教师,刘启洲教授着意安排青年教师廖明夫参加Gasch教授在西工大的学术活动,并得到Gasch教授的赏识。1990年,在刘启洲教授的推荐下,Gasch教授邀请廖明夫老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柏林工大学习和工作。作为Gasch教授的学生,廖明夫老师目睹和亲历了德国风电行业的兴起和产生的重大影响。从此便与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外国专家局和德国政府“中德风电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基金会(GIZ)联合实施“风电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中国风电高端人才,以推动中国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先后引进德国专家272人次,参加人才培养工作的德国风电企业和机构79家。参加人才培养活动的中国风电企业和机构达到173家,学员共计1366人次。

微信图片_20190409151809

1994年廖明夫教授指导德国留学生

   2009年国家外专局陆明副局长、廖明夫教授和Gasch教授在柏林组织中德风电技术研讨会

2012,廖明夫老师联合国家外专局、国家能源局和工信部等组成编委会,总结了中德风电人才培养的成果与经验。所出版的“十年树人,百年兴业——中德风电人才培养十年的成果与经验”一书被列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丛书”,并专门召开成果总结与推广大会,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成果同时获得2013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709月成立“中德风能研究中心”

   廖明夫教授主持的“风电机组设计技术研究和中德风电人才培养”项目被国家外专局评选为改革开放40年成果,标题为:中德合作推动风力发电产业跨越式发展,并于201838日正式公布。廖明夫教授领导的团队于1985年开始,在中国外专局、陕西省外专局和德国经合部的支持下,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现为GIZ)合作,30多年持之以恒,开展风电机组设计技术研究和“风电人才联合培养”,为我国风电产业自主研发、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解决了如下的技术难题:(1) 风电机组的气动设计方法;(2) 大型风电机组流构耦合模型与机理;(3) 大型风电机组流--构耦合机理与解耦设计准则;(4) 大型风电机组高空动平衡技术;(5) 大型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为风电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廖明夫老师每年也会邀请德国专家来国内上课和座谈,比如风趣幽默的Gasch教授,爱吃火锅的Jargstorf先生,一口德味英语的Rosenlöcher博士,以及萌萌的Martin Shan博士,他们传授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相关知识,还有他们的处世之道和所见之世界风物,这是书本知识无法带来的。

   在经过大量的实地测试经验,廖明夫老师在吸收了国外风机测试领域的经验后带领课题组成员研发了国内首个风力发电机组动平衡系统,填补了国内风电领域在振动测试方面的空白。也正是由于此,动能学院中德所才与国内各大风电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而课题组的学生们也因此获得了比其他教研室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

教学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学是每一个老师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也是一个老师传道授业、扎根教育的根本。廖明夫老师讲课颇具风趣,因为老师讲课时总是会旁征博引很多奇人佚事。

   廖明夫老师为本科生讲解转子动力学这门课程时,老师用沈括先生的《梦溪笔谈》中的故事为学生们打开了振动世界的大门,老师说“先生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而弹其它弦时,纸人则不动”。“先生是第一位用这种方法来显示共振的人,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老师笑着这样说。受到老师的感染,同学们也对振动世界产生了兴趣,而且廖明夫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廖明夫老师前几天还曾说到,他在这个行业从事了这么多年,至今依旧对他所研究的东西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有热情,并且老师能用他的热情感染到学生们,这也许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

   不仅如此,廖明夫老师对于课本的编著也是精益求精,课本里面的公式都会详细推导,例题和课后习题也非常具有针对性,授课的时候会关注同学们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对于大家掌握不太准确的地方在教材编修时再进行详细的推导讲解。正是因为这样严谨认真的态度廖明夫老师也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廖明夫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的老师传授的不只是学问,更是教导学生如何去做人做事,不愧对自己,不惧怕明天。”

   在给学生授课时,廖明夫老师总是能够结合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从理论入手,廖明夫老师常常爱带领学生推导公式,试图让学生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从更深层次去理解知识。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常常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各种理论知识对应的现象。最后,老师会结合工程中的真实场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合理的结合,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育人篇:尊师重教,师德相承

廖明夫老师与学生欢聚一堂

   在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教研室例会中,廖明夫老师通过自己的求学历程为他的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廖明夫老师说:“我记得当年我做硕士,写完论文是拿蜡板做的刻印。诶,你们知道蜡板刻印是什么?”学生们都一脸茫然,“哟,那你们太‘可怜’了。”边聊,老师开始回忆起他的老师,“那时我的老师沈先生(沈达宽老师),非常有风度。他要求我们师兄弟几个每周练习仿宋体,尤其让我拿格子纸练,因为我的字在他看来太过龙飞凤舞。而且每周五我们都要给他朗诵一段英文,他悠悠地躺在藤椅上,我们当中谁要是念错了,他闭眼喊停、纠正。我有时可烦这些,但现在回过头看,着实有意思。你看我画工程制图手做标记全是标准的仿宋体。”老师一脸“得意”,“沈先生要求我们毕业后用蜡版刻印论文,那是个细致活。我有时会把把蜡版刻坏,沈先生就教我怎么补。我印象最深的是沈先生的手,那一看就像个细致的人,你知道么,我做的板子可以印100多份,但沈先生做的可以印6000多份,你说厉害不厉害。”聊着他又有些后悔,“可惜当时我没把蜡版没完全刻完,因为工作事多,现在想来如果多抽一些时间把这些东西做的更细致点,那该多好。”

   后来又讲了多个话题,但总离不开“风度”二字。怎么做一个有“风度”的研究生,怎么做有“风度”的研究。其实这并不是形而上或者矫情,归根结底不过“精益求精、积极主动”。不管是工作时的案牍劳形、还是生活中的丝竹悦耳,廖明夫老师都会下水磨工夫,把问题挖深些,尽善则尽美。

   时至今日,廖明夫老师在为学生们解答疑惑时,伴着有条有理的分析,随手写下的注释仍是方方正正,苍劲有力。几十载春秋的坚持不懈,从严律己,如字。

每当完成了当天繁多的工作,廖明夫老师会坐在不到两尺的茶海前,沏上一壶茶水,品一品茶叶的清香,也捋一捋一日的成果。他也经常会叫上几个学生,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品茶,一边畅聊。在喝茶的过程中,廖明夫老师与学生们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在每每为学生们甄满茶杯的过程中,大家既可以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洽谈古今中外的奇闻轶事,收获颇多。谈吐间,优雅淡然,亲切温暖,如茶。

   工作之余,办公室偶尔会传来朴拙抱素的埙声,优雅深邃,宛如天籁,这便是廖明夫老师的爱好之一,陶埙。优雅的爱好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廖明夫老师对于中华灿烂的历史文明有一份执着。他会仔细考究所过之处的由来,从学校的周边,到祖国的名胜古迹。廖明夫老师渊博的文化知识时刻感染者周围的人,而他那儒雅的行事作风,亦无时不在传授学生们礼节与品行。廖明夫老师的处事待人,优雅韵味,如埙。

如字、如茶、如埙——一丝不苟尽显宗师风范。

结语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有师若此,夫复何求。

      沐诗品茗,坐而论道,谈文学、聊历史,古今中外,尽在腹中。博以文,约以礼,廖老师总能让你有新知、新感、新悟。一笔一划,方方正正,苍劲有力,以身作则教给学生何为一丝不苟,尽善尽美。不急不燥,心若止水,纯粹如初为学生演绎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坐住科研这张“冷板凳”。

如此,于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