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育人”模式
“教师+行业总师+专家”授课模式
“产学研”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铸造“动力强心”的家国情怀
培养高端动力学系统领域高端人才
……
高端动力系统与振动控制团队专门从事高端动力装备结构动力学设计、振动控制和故障诊断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应用产品开发,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高端动力装备研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团队负责人为廖明夫教授,现有教授和讲座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工7人。依托“风力发电技术”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陕西省航空航天振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近5年团队牵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高端动力系统行业课题2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西北工业大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出版工信部教材和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研发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高端动力系统百余家单位获得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大量的高端动力系统振动难题。
团队同时在思想、生活、学习、科研等方面对学生的全过程培养,注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中德联合并融合“产、学、研、线上、线下”全行业参与的协同“多维育人”模式,探索出“人才培养引领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育人之道,为高端动力行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
拓展育人平台——培养风电高端人才,引领推动行业发展
团队基于与德国著名大学和工业界的长期合作,依托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借鉴德国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中德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追求卓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培养。团队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基金会联合实施“中德风电人才培养”项目,充分调动中、德风电行业的资源优势,构建了国际化“产学研”联合的育人平台,培养了大批中国风电高端人才,推动了中国风能利用的规模化发展。参与人才培养的德方企业和机构有79家,中国风电企业和机构达173家,培养学生共计1366人次。有200多位毕业生担任风电企业总经理、总工程师、风电场厂长、部门经理或研发部主任,成为推动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宋晓萍、董礼、吕品博士——我国风电领域的领军人才,就是通过该平台培养的,其中,宋博士带领团队开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大功率直驱型陆地及海上风电机组高端技术,获得“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和“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拓展育人维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协同教育网络
团队充分利用与产业和行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平台,建立了“产学研”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全行业协同教育网络,有效地拓展育人维度,重塑培养体系。一方面“请进来”,邀请行业内的总师和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需求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行业急需技术和关键难题的了解,为科研提供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走出去”,让学生深入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实现育人与科技攻关“两手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快速成长。
采取“教师+行业总师+专家”的授课模式,专设“总师讲堂”,先后邀请中国航发三位总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西工大学子授课,听课学生超600多人次;同时,派遣研究生到合作单位联合设计,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为创新和卓越人才培养提供立体平台,解决了教学中“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什么”的关键核心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发动机设计的认知水平和深度,重塑了培养体系。
拓展育人深度——基于国家重大需求,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团队一方面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运用理论创新和实践验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在承担的重大项目中,支持与厂所联合进行应用实践研究。团队依托承担重大项目(总经费超8000万元),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其中,重大项目的应用背景和意义潜移默化地铸造了学生“动力强心”的家国情怀。突破技术瓶颈、填补装备空白始终是学生在科研中开拓创新的源动力,通过项目参与,使得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如在大型风扇转子本机动平衡关键技术攻关中,研究生张霞妹攻克了相位信号稳定性分析和动平衡工艺关键技术,并在试车台独立指导4台份高端动力装备的动平衡,在业内引起了反响,彰显了西工大学子“三实一新”的精神风貌和“动力引航”的创新精神。近几年,通过这一模式的培养,邓小文、徐敏、于潇、雷剑宇、黄巍、金路、宋明波、丁小飞等也已成为高端装备自主研制某专业的领军人才。
创造不息,攀登不止,团队将继续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坚持“三实一新”校风,用自己的执著和赤诚在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工作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