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荣耀 > 正文 正文

师德荣耀

精研动力心,助推航空梦——喷气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所

作者:李秋琳 来源: 日期:2024-12-25点击: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2023-2024年模范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顺利结束,动力与能源学院“喷气推进理论与工程团队”喜获2023-2024学年西北工业大学“模范研究生导学团队”荣誉称号!

一、团队概述

喷气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所(Jet Propulsion Research Laboratory, JPRL)是一支将学术创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的科研团队,团队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以科研平台构建、重大任务攻关、育人环境营造实现团队可持续健康发展。经过全体师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JPRL先后获“空天动力军民融合”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西工大首批科研育人示范团队等荣誉。

团队依托“轻型涡轮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总体与控制数智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前沿和工程应用研究。研究所现有教授4人、讲座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博士生23人、硕士生38人,共计70人。

二、科研贡献

喷气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所在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航空发动机数智化和新型排气系统与隐身等方面形成了国内的领先优势,近5年,团队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普奖1项。在科研方向上,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关键技术难题,深耕多个领域,是一只完美融合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和人工智能的团队。

团队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技术,已在多个发动机总体设计单位应用,助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团队的S弯隐身喷管技术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发展的设计软件已在多家研究院所推广应用。团队的数字孪生系统已部署于海上重大装备并成功预警数次重大险情,为国内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实战环境。智能探孔仪成果部署于某重大装备,是国内首次将智能诊断技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维护。

近一年内,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其中在行业顶刊POF、AIAA-J、JPP发表论文13篇。近一年授权/公开的发明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4项。累计出版专著8部。团队的研究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更通过丰富的学术成果展现了卓越的影响力。

三、育人成效

团队秉承“坚持总师育人文化,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理念,2次获西工大首批团队(首批科研育人示范团队和1到0任务研究团队),2位教授获国家级领军人才荣誉(长江、卓青、百千万人才工程),1位教授获国家级青年人才荣誉,1位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3位教师兼任航发集团或所属单位专业副总师。

团队的研究生培养强调“一题一需求,一题一贡献”,确保每篇论文都服务于工程需求,做到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其中,1篇论文被评为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论文(航空航天类期刊唯一获奖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IMechE SAGE年度最佳论文(一年仅选1篇,中国大陆第3篇),1篇本科毕设论文获全国航空航天类毕设论文一等奖,2位博士生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3位博士生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4位博士生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

团队培养了以C929大飞机动力系统总师、航空发动机型号副总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毕业生

四、团队文化

团队始终将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牢记心中,坚持日常指导和例会汇报相结合,日常例会和年度组会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每一个研究生培养环节都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

团队积极营造最好的育人环境,打造最团结和谐生活工作氛围。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定期开展师生KFC午餐、校园马拉松、保密教育等活动;制定基于成果等级分类的科研奖励政策,激励学术产生高水平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结尾:

航空发动机是党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动力与能源学院喷气推进理论与工程团队立足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应对航空发动机面临的挑战,紧密围绕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致力于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国家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未来团队将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谨的态度,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中国航发事业的腾飞贡献智慧与力量。



审核:王占学 徐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