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正文

新闻动态

西北工业大学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再创佳绩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8-31点击:

2020830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赛迪环保杯第十三 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重庆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的佳绩,并荣获优秀高校组织奖,这是我校在该赛事一等奖项数取得新的突破。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作为唯一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教育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面向全国各类高校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赛事。本次大赛共计吸引来自全国425所高校的2万多名大学生,提交参赛作品4138件。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共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91项,二等奖118项。

荣获一等奖的“面向地下空间的新型多功能照明防疫系统” 团队是由动能学院本科生闵铁源、邢小龙、邵宏蒸、 潘萌霓 、乔铭、郑璇、王学成组成,在白晓辉副教授和刘存良教授的指导下,团队自主设计包含太阳光收集装置、紫外线发射装置、发电和储能装置以及终端的混合照明系统和带有红外探测装置的紫外线防疫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太阳光储能发电并通过光纤传导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的防疫系统,实现了地下空间昼夜不间断照明、紫外线智能防疫的功能,具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电能耗费量小、安全性能高、人力物力投入少等优点。作品完美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取得了评审专家的好评。

荣获一等奖的“一种主、被动双螺旋桨、内外双流道’的水中推进装置团队是由动能学院大一本科生乔亚斐、龚翔宇、王嘉熠、郝钰组成,在高文君副教授和刘存良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本作品设计灵感来自航空发动机“涡喷→涡扇→桨扇”的发展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一种主、被动双螺旋桨、内外双流道动力装置。作品充分提取并利用螺旋桨尾流中原本耗散的周向旋流动能,适当降低主动螺旋桨尾流的轴向速度,并提高流过整个动力装置的水流质量流量,实现功率提取-释放一体化,从而可将整个推进装置的推进效率提高10%左右。作品可显著提高航行器的经济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经济价值。该作品在决赛现场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

荣获一等奖的“‘E-pro Generator’——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快速旋转发电宝” 团队是由机电学院本科生王耀正、孙腾飞、侯瑞龙、孙天娇、张正朴、黄哲、赵哲组成,在动能学院梁红侠副教授的指导下,原创性将抽拉式陀螺的新型传动机械结构与驻极体发电技术结合,设计出小巧便携、使用简单的人体抽拉绳快速旋转发电宝,作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可小型化封装至手机等用电器内部,很好地诠释了绿色、低碳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良好地商业推广价值。

机电学院本科生聂德志、余濛濛、曾孝诚、邓芳林、陈一鸣、严驰、范景辉组成的团队,由机电学院陶凯副教授指导的“鸿蒙之心——一体式自然能量膜”项目也因其出色的创意以及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斩获二等奖。

我校从201911月积极筹备本届竞赛,在教务处、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动能学院动力系统节能减排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通过举办校内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得到了各学院同学的积极响应。竞赛筹备期间正值疫情期间,各参赛队员们积极备战,分工协作,不怕困难、勇于攻关,通过线上方式与指导教师进行技术交流,最终顺利完成了作品制作与测试。动力系统节能减排创新实践基地组织层层选拔最终遴选出15件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赛并交上满意的答卷。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推动高等院校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创新,培养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践素养,为优秀人才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动能学院动力系统节能减排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将继续大力组织、支持全体在校学生参与节能减排等高水平创新大赛,进一步扩大竞赛的覆盖面及受益面,营造良好的高水平竞赛氛围,不断提高了我校在能源与动力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撰稿:梁红侠  审稿:刘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