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行政机构
师资队伍
杰出人才
教师名录
博士后
学术委员会
师德荣耀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优势方向
实验室
保密与安全
合作交流
交流动态
引智计划
合作伙伴
留学项目
国际交流
党建园地
理论学习
基层党建
党建服务
校友之声
杰出校友
校友活动
基金捐赠
校友服务
人才引进
规章制度
人才招聘
办事指南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行政机构
师资队伍
杰出人才
教师名录
博士后
学术委员会
师德荣耀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优势方向
实验室
保密与安全
合作交流
交流动态
引智计划
合作伙伴
留学项目
国际交流
党建园地
理论学习
基层党建
党建服务
校友之声
杰出校友
校友活动
基金捐赠
校友服务
人才引进
规章制度
人才招聘
办事指南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优势方向
实验室
保密与安全
保密
安全
首页
>>
科学研究
>>
优势方向
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及仿真技术
特色优势:
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一直是学院的优势研究方向,在涡轮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临近空间组合动力总体性能设计、飞发一体化设计、通航/无人系统动力研发、新概念喷气推进动力、多学科耦合及仿真等关键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丰富的工程经验。 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商发、606所、608所、624所、贵阳所,及航天三院31所等国内主要燃气涡轮发动机研发单位得到实际应用,承担了众多型号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为型号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方向:叶轮机气动设计技术
特色优势:
基于机器学习与叶栅数据,自主建立了损失与落后角模型。 形成了可控扩散、可控分离等叶型优化设计方法与多级轴流压气机智能优化设计系统。 揭示了不同失稳先兆波诱发机理,建立了基于非定常耦合效应的先进处理机匣设计方法。 基于自主发展的大规模、高精度DES数值模拟程序,发展了基于流动控制理念的高负荷压气机气动布局方法,获国防发明二等奖。 与624所合作完成WSXX高压压气机设计,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 与606所合作高推比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设计,获中航工业评价“历史突破,国际领先”。
研究方向:叶轮机内流实验技术
特色优势:
突破叶轮机的结构限制,自主发展了PSP、PIV、液晶等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复杂内流光学测量技术,获得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叶片表面气动参数分布。 发展了基于阵列传感器高精度测量方法,解析出了全特性线以及流动失稳过程中流场的稳态及动态发展过程,形成了低速压气机模化试验—叶顶间隙非稳定流动诊断技术与基于降维理论的叶轮机械数据挖掘方法。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面上等)、民机专项、A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资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获国防科技进步奖。
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气动声学基础理论和低噪声设计技术
特色优势:
长期从事气动声学基础理论和发动机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欧盟科技合作、民机科研等项目,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CJ1000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获得第一批“两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航空发动机气动声学》专著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大型飞机噪声预测系统”等成果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
研究方向: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关键技术
特色优势:
军用航空发动机高油气比燃烧技术; 舰船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 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技术; 工业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 燃烧室先进冷却技术; 先进扩压器技术; 先进扩压器技术;
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传热分析与高效冷却技术
特色优势:
涡轮机械传热技术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复杂气动-结构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部件传热分析与先进冷却技术研究,是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与R·R公司签订“气动与传热大学技术伙伴”协定,完成多项合作课题,得到对方的高度认可。先后承担“973”、民机专项科研、“两机”专项基础研究等重要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的“收缩-扩张形气膜孔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研究”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
共14条 1/3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