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双碳”战略,深化青年教师对动力与能源研究领域重大问题的认识,在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冬青学会积极组织《冬青论坛2021-动力强国与能源高效利用系列讲座》。该论坛系列讲座诚挚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的权威专家,针对动力于能源转化与高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进行讲授,旨在帮助广大青年学者,进一步了解“双碳”战略下动力于能源行业发展动向,瞄准动力于能源领域的前沿热点,明晰关键技术问题,拓宽学术研究视野,力争为我国动力与能源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2021年12月18日,《冬青论坛2021-动力强国与能源高效利用系列讲座》第二期顺利举办。经动力与能源学院严红教授和景鑫助理教授盛情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煜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多奇分别针对战略性新兴材料助力空天动力和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进行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老师和研究生共计百余人次参与本次论坛,论坛由动力与能源学院严红教授、杜昆副教授和景鑫助理教授主持。
首先,北京理工大学苏煜教授作了“浅谈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热学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学术报告。苏教授首先介绍了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在航空热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随后分享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输运机制和关键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热电领域的耦合行为应用的未来。苏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大多参会者通过线上积极提问,苏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石多奇教授作了“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的学术报告。石教授详细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作了简要介绍,围绕航空发动机典型参数和特征讲授了发动机各个部件疲劳断裂与结构完整性问题,探讨了结构设计在发动机总体设计中全局层次的问题,并对涡轮叶片强度和寿命的关键问题及其设计思路进行了深刻阐述。最后石教授与参会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本次讲座是动能学院冬青论坛2021动力强国与能源高效利用系列讲座的第二期,参会的百余名教师与学生表示在两位权威专家的精彩讲授之后,收获颇丰,拓宽了学术视野,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输运特性和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强度设计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有了更加细致与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指导,纷纷表示期待《冬青论坛2021-动力强国与能源高效利用系列》更多的精彩报告。
报告人介绍:

苏煜 ,男,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北京大学应用力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Rutgers University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热力环境下先进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热-磁-电多场耦合行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5项以及其他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现担任国际力学专业学术刊物 《Acta Mechanica》副主编(Editor)、《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olecular Physics》编委(Associate Editor),以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委会委员等学术服务工作。

石多奇,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推进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与寿命可靠性,出版著作1部,发表SCI论文73篇,EI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4次。现任《航空发动机》、《航空动力学报》、《推进技术》期刊编委,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
审核:严红